新聞發布

參觀「閩贈台方志文獻」儀式及世界宗教博物館

六月26日有幸代表教會公共事務參加「閩贈台方志文獻」捐贈儀式,並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也首次目睹傳統南管音樂演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閩台方志交流,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首次在台北盛大舉行「信俗文化資源交流中心揭幕暨福建歷代方志文獻致贈典禮」。大陸福建省萬祥圖書館創辦人暨館長蔡友平致贈歷代福建方志給世界宗教博物館,宗博館長陳國寧也回贈感謝狀,可謂構建了兩岸方志交流平台。

 

近年來,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致力於加強閩台方志文化交流活動,率先組織編纂出版《福建省志.閩台關係志》。據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陳秋平指出,該項目由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組建實施,並廣納兩岸學者擔任學術顧問,計畫匯集閩台歷代方志347部,是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閩台歷代方志彙編,並擬分四輯出版。
陳秋平表示,首發的「福建省志輯」,〈共有方志11種〉與「台灣志書輯」(共有方志41種),是首次從地方志角度較為全面地論證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歷來命運與共,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充分反映了「兩岸一家親」這種特殊而緊密的關係。

與會學者表示,對學者而言,各種不同資料越多越好,就好像上goolge與到圖書館找資料一樣,管道越多越好;台灣民族當中有百分之70是福建祖籍,很多台灣人想要追溯祖先的來歷,此次捐贈方志圖書以及在台設立閩台方志文獻中心都很有幫助,可以讓兩岸同胞相聯繫,讓台灣尋找到自身祖籍、文化根基從哪裡來。

此行,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向世界宗教博物館、新北市圖書館、台北故宮博物院、輔仁大學與高雄佛光山大乘寺廟贈送福建歷代方志文獻共2186種、3754冊,並在這5個機構分別設立閩台方志文獻中心。

    

據了解,這是大陸方志機構向台灣有關機構贈送方志文獻數量最多的一次,閩台方志文獻中心亦是首次設在台灣的兩岸方志文化創新交流服務平臺。典禮上,主辦單位還安排了南管表演「八展舞」演出、播放了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製作的與歷史同行-「方志之夜」文藝晚會影片,與舉辦「攝影家眼中的方志」攝影展,受到了與會嘉賓的喜愛。

大陸萬祥圖書館館長蔡友平指出,圖書館在蒐集方志資料時也受到台灣朋友的支持與幫忙,才能將資料蒐羅備齊,這不僅是世界宗教博物館與萬祥圖書館的交流,更象徵兩岸同胞追根溯源的盛會。兩岸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血緣與歷史文化,閩台方志文獻中心的成立能讓兩岸同胞追根溯源,共同融入於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中。

世博館館長陳國寧在致詞時指出,福建地方志學會與編纂委員會從2014年向世界廣徵資料,其中特別補足了台灣缺少的從明代到清同治年間的歷史方志,希望能送給台灣有關單位,「是買都買不到的資料」。對博物館而言,蒐集方志資料對博物館研究、做主題展覽等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她也提到,館內的4000件典藏品逐年數位化,希望與國際各博物館數位典藏的做法接軌,並加入這個全球資源平台。信俗文化資源交流中心成立,就是要發揮研究及推廣的功能,藉由首波歷代福建方志的捐贈儀式,拋磚引玉,並歡迎各界提供數位資源。

前總統馬英九則在致詞時,提到自身的經驗表示,福建方送方志讓他想起研究釣魚台問題時,方志的幫助很大尤其台灣雖然在1684年才納入中國版圖,但是當時還是一個府,還不是一個省,許多資料還是在福建那邊。

馬英九說,自己接觸的文獻資料裡面,之所以能夠證明釣魚台是屬於中國的根據,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就是清朝首任台灣御史黃叔璥寫的《台海使槎錄》內提及去往釣魚台的經過等,代表作者一定親自造訪,且當時的水師也會巡邏;另本《重纂福建通志》則說道,釣魚台是明清時代與琉球王國之間的交通要道。

新北市政府秘書長許育寧則指出,方志對於我們生活、歷史文化、傳承與尋根是連繫在一起的,具有很大的價值。福建方志編纂委員會贈給新北市圖書館,新北市政府的責任是要讓這套有價值的藏書發揮功能。

風格指南註釋:當報導有關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時,請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使用教會的全名。如需要更多關於使用教會名稱的資料,請到網站 風格指南.